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致富信息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 20170911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21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她,人美歌甜,会赚钱。40天花掉100万,只为了藏在深山里的宝。她把乡亲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变成炙手可热的商品让大山聚足了人气。看秋香如何在深山里美美的赚钱。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2017年8月13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

记者去采访时,石秋香正焦头烂额,因为她遇到一件让她进退两难的事。

记者:今天赶得天气不好

石秋香:对,天气好差,雨好大

原本计划今天要带着,特意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经销商,参观自己产品的基地,可万万没想到,经销商的飞机刚到,暴雨也跟着到了,一些地方还引发了山洪、泥石流。

而秋香今天要带大家去的基地,就在深山里。为了大家的安全,秋香想放弃这次进山。

秋香:开车开车,往外走

可经销商们好不容易安排出时间,特意飞来广西,还是坚持想去基地看一看,即使冒着大雨也要去,因为秋香卖的东西实在让他们很好奇。

经销商:在她们家买的话,当季有些东西是没有的

记者:当季的也没有

经销商:对,因为她们家的很多东西都是比较畅销的

记者:靠抢

经销商:对

记者:基本靠抢

经销商:是啊,是这样子的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经销商:我身边的朋友还有客户,都会囤货

为了不让经销商大老远白来一趟,在准备好雨衣、雨伞等必需品后,秋香带着经销商冒雨上山了。一路上,秋香生怕出现什么闪失。

石秋香:你们慢点,路好滑的。

山路很陡,倾斜角度超过75度,再加上暴雨,每走一步都很艰难。而难上加难的是,有些地方根本不能踩,因为他们冒着洪水来看的东西就在脚下。

石秋香:不要踩上面,上面会长竹荪蛋的。像这种松的地方你们不要踩,往上走一点点

它就是竹荪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竹荪会从这个圆圆的蛋中破壳而出,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长成一株竹荪。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石秋香:好多竹荪都没长菌伞,这个长了。看一下它的菌伞,正常的竹荪都会长这小裙子,因为它太冷了,菌伞不出来,还在帽子里边,我们把这个摘掉。

虽然雨越下越大,看到竹荪后,大家都不听秋香指挥了,纷纷摘竹荪拍照。

石秋香:来到我们的原产地才知道我们是所言不虚,好多时候,他们总说我们竹荪贵,但是你看一下,这竹林里面的竹荪都没办法齐刷刷地长。第二个的话,它不像大棚,就是你不管刮风下雨,你早上都得采,你看阿姨,她那么辛苦,一大早可能六七点钟他就开始采竹荪,就采到那么一点点。

为了保证安全,秋香匆匆结束了今天摘竹荪的行程。这些经销商都是自费来的,虽然赶上了大暴雨,但他们的反馈就连秋香都很意外。

经销商:今天我特意要冒着大雨来看一下,竹林跟大棚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我吃他们家竹荪已经3年了,我一直非常喜欢吃,一直没机会来看一下。所以今年一定要来,冒着大雨也要来。

经销商:来了以后觉得很辛苦,可还是很值得。酒楼那边的客户就想知道,原材料的一个追溯,所以我就自己先来了解,然后再带客户那一边过来参观。

而眼前这大家冒着暴雨也要来看一眼的竹荪,只是秋香财富里的冰山一角,更大的财富在后面。而她财富的关键却是要在40天内,先花出将近100万。只有这100万,在限定的期限内都花出去了,还得花得好,花得物有所值,她这一年才有钱赚。

而秋香花将近100万要买的这种东西,曾经让她饱受质疑,因为很多人都不相信,现在市面上还真有这种东西存在。为了证明这种东西确实存在,秋香劝服记者,跟着她一起再进一趟山。

石秋香:太多人走的地方基本上很难找到

记者:不好找

石秋香:对,不好找,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东西能卖钱。

一进山,记者就发现这一趟上山很不轻松。因为连日下雨,原本就陡峭的山路两边长满青苔,稍不留神就可能滑倒。记者几次差点滑倒,秋香却走得飞快。

石秋香:慢点,

记者:你走这种山路好快

石秋香:我本来就是山区的孩子,我小时候经常跟我爸上山的

秋香在大山里越走越远,可过了一个多小时,一直没见到这种东西的影子。

记者:我们还要走多久

石秋香:走到上面山顶,然后再往下翻。

记者:我们要翻过这座山?!

石秋香:对啊,长在这深山里面,正常的好多叔叔,或者是阿公,都是带着午饭上山,早上出门了一直找到晚上,在山上吃午饭,休息一会再继续找,晚上回家。

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在一个枯死的大木桩旁,找到了这种东西的踪迹,但却来晚了一步。

石秋香:这已经被别人采了,就扭断了,就一个梗在这儿,这有一个梗。这有两个,这两个梗特别大,这个梗有这么粗的话,它的灵芝起码有这么大。

这一趟秋香带我们去找的正是深山里的野生灵芝。

农户:这里有一个哦

记者:有吗

石秋香:你看,这里

记者:真的有,不是说可能找不着吗

石秋香:到这个时候很少有了。你看这个菌这么厚,好厚。特别你网上摸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记者:好胖啊

石秋香:好胖,胖胖的对吧。这个很好,越厚越好

记者:我们要把它采回去吗

石秋香:摘了呗,那我想拍个照

灵芝主要依附腐朽的枫树等杂树的根茎生长,因为近年来山里的杂树逐步被果树、沙树等经济林取代,野生灵芝的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有人传说,现在市场上卖的根本没有野生灵芝。秋香卖的野生灵芝,也因此受到不少质疑,为此,她总要上山找野生灵芝,再拍下照片存为证据。

石秋香:这两根树枝穿过灵芝了,就得把它掐断,要掐断了才能摘。

记者:然后怎么拔,拔根

石秋香:就这样就出来了

石秋香: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会唱了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唱山歌,走山路,坐着小船看这湖光山色,是秋香从小到大的生活。

秋香今年30岁,原本在深圳的一家制药厂工作,月薪上万元。可是她工作中的一个发现,却让她放弃城里的生活,回到老家的大山。

秋香工作的制药厂里每年都会收购灵芝,她发现近几年野生灵芝价格走高,数量也越来越少,而自己家的大山里,就盛产野生灵芝。2014年秋香辞掉了工作,她拜托农户进山采灵芝,她来收购。可要收购野生灵芝,首先就是要弄明白野生灵芝和人工种植的区别,而这,只能靠她自己摸索。

石秋香:就是你看,每一朵林下灵芝它的梗,它的菌杆都是比较直的,野生它是不管的,有歪的,有扭的,还有斜的,啥都有的。这个就是我判定它是不是野生灵芝的一个标准。还有一个就是地上的泥巴,你看这一大片,下面的泥巴都差不多,但是野生的就是,这个山上有一个,那个山上有一个,泥巴不同。

为了观察灵芝,秋香一个小姑娘,在大山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她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别人说灵芝都是几个月,可秋香只收40天内的灵芝。因为她发现,每年7月底到立秋后10天内的灵芝,品质最好,她必须在这40天,收到足够卖一年的灵芝。

石秋香:咱们看一下灵芝的侧面,就可以告诉大家,它的成分在哪儿,他的灵芝的成分,其实很大一部分在这个上面,就这一层,我们叫海面层。就在这层上面。你知道吗,虫子吃灵芝,它比如长虫从哪里吃吗,它先把上面这层吃空,然后再开始吃下面这层。

记者:这么聪明

石秋香:对,虫子是先吃上面这层,就好多时候,比如像这种灵芝,今年不采的话,好像昨天是立秋,过完立秋大概二十天以后,你再来捏,你看表面是好好的,但你一掰开会发现,上面有虫子在吃它了。所以好多时候说千年灵芝,其实大部分是传说。只在传说里面。对于这种紫灵芝来说,没有千年灵芝的说法。

记者去采访秋香时,正好是今年收购野生灵芝的时间。每年这时候,秋香都会和男友一起,这样开着车从这个山头,奔走到那个山头。时间紧迫,必须分秒必争,可收购的过程却很不容易。

记者:今年要收购多少斤

石秋香:收购(至少)3000斤

进到第一个农户家。都已经结完帐了,农户有些不服气,拿着桌上两朵没被选上的大灵芝,跟她争辩起来。

农户:这个我卖给别人也是一样价钱

记者:就说这个别人是会收走的

石秋香:对,别人会收,我不收。

农户:也是这个价也会收

石秋香:有一点点发霉,所以我这边有发霉有长虫都是不要的。这朵是长虫的。你看一下这个边,全都有虫眼了。还有一条活的虫。

农户觉得,秋香这个女娃娃,有时候很不顾情面。

石秋香:谢谢,哇,筐。

第二个农户,是采灵芝的一把好手,满满两大筐的灵芝,还有不少个头很大。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记者:我看你比刚才那个小的要看的仔细得多。

石秋香:因为大的贵。贵挺多的,不是贵一点。说实话,大部分都是这样子的小的,大部分都是小的。所以见到这种大的也挺难得的,是吗?

记者:是挺难得。

直径超过16厘米的大个野生灵芝很难得,即使是收购价,也要比小灵芝每斤贵出上百元。看着这一地这么多的大灵芝,大家都很兴奋,可没过多久气氛就尴尬起来。

农户:你拿小的吧。

石秋香:那行。

记者:就不卖大的了是吗?为什么?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石秋香:她是觉得我选

农户:选了不好卖

这一单买卖居然谈崩了,农户不卖大灵芝了。

(几分钟前。。。)

石秋香:有出孢子粉的,但是我不会都选完,都留薄的给你,就是我只要一部分。这样你这一批别人要的时候也好卖,因为你这里面有成熟的也有不成熟的。

成熟的灵芝上会有一层黄褐色的粉末,就是灵芝孢子粉,没成熟的灵芝是这种黑色,因为成熟度不够,营养成分会减低。所以秋香提出提高每斤单价,但是只收成熟的灵芝,被农户拒绝了。

看到秋香这么挑剔,村支书都看不下去了。

村支书:我就是说按他这种收法,难,比较难。因为山区这种,多雨,他储存不好就容易发霉。

石秋香:正常现象。就基本上都会

记者:但是你就是要求比较严格。长虫的,有虫眼的不要,发霉的我也不要,他们经常说我像选眼珠子似的。

没去几个农户家,今天收灵芝的行程就被突如其来的雨打断了。一天下来,也就收到二十几斤。已经收了十几天,距离至少3000斤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秋香这么挑剔也是有苦衷的,山里湿气大,又加上下雨,收回去的灵芝必须马上烘干,才不会发霉。可即使这样,烘干后还是损失很大。

记者:这是怎么回事?

石秋香:我们把发霉的挑出来,这种的话,另外拿走。因为,这种菌的话,我们不能给顾客。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记者:这么绿

石秋香:是啊,发霉了。收回来它就不够干。放了一晚上第二天,我要烘干的时候,就发现他自己已经发霉了。很着急,但是着急也没用,跟农户都是现金收购的,收购完了回来,这些不能用的,只能自己认了,这个暗亏得自己吃,交学费了呗。

秋香明白,只有把最好品质的东西拿出来,大山里的东西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可。经她挑选出来的灵芝,可以每斤卖到580元。为了能在这40天,收购到更好的野生灵芝。秋香只能爬更多的山,走更多的路,更加早出晚归,看到她太辛苦,男友辞掉了工作,给她当起了专职司机。辛苦的日子,因为秋香的歌声都变得甜蜜起来。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记者: 听她唱歌你什么感受

男友:精神为之一振

石秋香:完了我想不起来了,没有歌词,我不记得了,那再一首吧。换一首,行,来一首,以前学校学的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字幕: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新安村

这条水路通往融水镇唯一一个贫困村——新安村,小思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进村只能靠这种小船。就在这偏僻又贫穷的小山村,秋香开始了她第二个财富计划。

经过二十分钟水路,记者跟着秋香上了岸。刚上岸,秋香就像看到宝贝一样冲向一根木头。

石秋香:木耳,你看,长好多。我们把这叫自然的恩赐。只够自己家吃,或者有朋友来,招待一些吃,你说拿回去卖,或者什么,这些很少。

因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只留下父母在老家,除了等着子女寄钱回家,几乎没什么收入,树林就是他们天然的菜市场。

大爷:我们平时上山走路,碰到了就摘了来,炒得吃。

秋香:木耳的话,跟鸡肉炒特别好吃。

记者:木耳炒鸡肉?我们都是木耳炒鸡蛋

而这个天然的菜市场,却成了秋香的大宝藏。

秋香带着记者去挖了一种特别的薯——花心薯。

石秋香:掰一个试试看,这个可能还看不到花心。因为不够大,有了。是这样子花

记者:它也不那种我们见得纯紫,像紫薯的那一种,不像,也不是白薯。

石秋香:你看它是一圈紫,一圈白,这里又有一圈紫,所以它叫花心薯

记者:真的是花心。

石秋香:有的时候朋友打趣我,他说你这个红薯不应该命名为花心薯,都说吃了它会花心。

这种花心薯正是因为皮里面的肉是白紫相间而得名,只在广西融水等少数地方才有。花心薯口感软糯香甜,可产量不高,这些年纯种的花心薯越来越少。这让秋香感到了其中的价值。

石秋香:我小时候经常生吃,有时候没东西吃了,馋了,去地里面直接挖,挖了就直接吃了是吗

记者:真的是甜的,这就是你小时候的味道

石秋香:对。我一直想把这个味道传下去,包括给更多人知道

原生态种植花心薯,需要的人工少,留守老人都可以承受。2017年秋香和当地政府合作,把花心薯种植作为精准扶贫项目,推广到各个贫困村和贫困户,从腿脚不便的残疾人到90岁老奶奶,都是秋香的合作伙伴。为了更好的推广自己的花心薯,秋香还想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石秋香:每个包装上面会有一个二维码,我买了这件红薯,来自于哪里,谁给我种的,然后它什么时候锄的草,什么时候种红薯,或者是施肥、收获,这我都知道。一个增加消费者信任感,第二个的话其实我们叫,美食的话各种味道,酸甜苦辣,其实人生百味,每个人你吃到的每样产品,里面它有不同的,每个人的故事。

致富经:小秋香的野财富(20170911)

现在,每到一个季节,秋香都有相应的应季农产品销售,她为每一种山货都精心定制了专有的营销文案,还定期组织旅游团,来这里品尝特产,看大山美景。

石秋香:唱山歌

秋香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大山,还带领大山里的老百姓赚钱致富。截至节目播出时,今年她已经收购野生灵芝4500斤。因为野生灵芝的资源越来越少,秋香也逐步开始发展林下种植灵芝。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