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河南:麦乡延津起“金浪”

84农业网   时间:2020-05-21    作者:佚名    来源:农民日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在河南省延津县的大地上,万顷麦田粒穗饱满,金浪如毯随风起伏,阵阵沁人心脾的麦香扑面而来,沙沙作响的麦田谱写着丰收的序曲。

旧社会的延津,曾饥馑连年,百姓流亡;新时代的延津,是豫北粮仓,百业兴旺。

近年来,延津县不断调整小麦生产结构,围绕优质小麦打造“黄金产业”,通过转变产业化运作方式,促进加工制品转型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优质小麦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摆脱了传统农业县“丰而不富”的弊端,闯出了一条依靠优质小麦产业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路子。

金麦穗撑起大产业,丰收丰产又致富。如今的延津,翻滚着金色的麦浪,收获着金色的果实,追逐着金色的梦想。

资源优渥 特性突出——擦亮小麦品质“金招牌”

中国小麦看河南,优质小麦看新乡,强筋小麦看延津。在延津县103万亩的耕地上,优质小麦耕种占比超过一半。近年来,优质强筋小麦已经成为延津县的“金字招牌”,延津小麦到底强在哪里?

延津坐拥百万亩耕地,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黄河故道冲积平原,沃野万里,一马平川;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水适中,夏热冬寒;上沙下黏“蒙金”土壤,发苗保肥,透气锁水。

天地之中,条件优渥。延津生态因素完美契合优质小麦的生长需求,这里的水土资源优势不仅能保障小麦高产,还能很好满足强筋小麦对氮素的需求,有利于形成更多蛋白质,从而使得小麦加工食品具有“筋、香、甜”等特性。以延津小麦为典型代表的“新乡小麦”被认定为全国麦类首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经测定,延津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质不亚于加拿大小麦和美国小麦,有些指标更胜一筹。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晨阳列出了延津强筋小麦的几个主要指标:“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能长达20多分钟,很适合用于高端面食品的加工。”

小麦好不好,种植的农户最有发言权。延津县小潭乡西吐村村民裴学清是村里的种粮大户,提到自家地里的小麦品种,裴学清一脸骄傲地说:“肯定是种的优质麦啊,普通的小麦每斤最多能卖一块二,优质麦每斤能卖到一块三左右,一亩地下来能多收入120多元!”据市场行情,延津优质小麦收购价格比普通小麦每公斤高出0.2元-0.3元,仅种植原粮一项,就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6000万元以上。

延津优质小麦从来不缺市场的青睐。“延津优质小麦市场需求量很大!我们的小麦实行订单种植,去年合作社组织农民种了3万多亩优质麦,远远供不应求。”新乡市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良成感慨道。

谁也不曾想到,远在1480公里外的贵州茅台酒厂,竟然会舍近求远来到延津订购发酵用的小麦原料,而延津的2万亩优质有机小麦非常顺利地通过了茅台酒厂近乎苛刻的原料筛选条件。“延津小麦酿国酒”自此被传为佳话。

以茅台为代表的多家企业对延津小麦的肯定,源于延津不断唱响绿色品牌的小麦经济。近些年,延津已不满足于优质小麦的种植,更瞄准了优质强筋小麦、绿色食品小麦、有机食品小麦的生产。延津率先创新制定了小麦生产市场准入标准、绿色、有机3个层级标准化技术规程。县域品牌“金粒”小麦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2018年,延津县被命名为第一批“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同年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验收。

延津县广泛选用的优质超强筋小麦品种,本地适应性强,农艺性状优良,各项品质指标远超国家强筋小麦标准,受到专用粉加工企业青睐。据测算,延津强筋小麦的区域品牌价值已经高达19.55亿元,成为享誉全国的区域名片。

决策前瞻 科学规划——制定小麦管理“金准则”

早在1997年以前,延津也曾被“小麦高产不优质、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困扰,传统粮食大县的农村经济活力不足,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守着一方好水土,如何让小麦这一古老的粮食作物重新焕发荣光?

一头是“粮安天下稳”的重任,一头是老乡致富的民心,“两难”如何变“两全”?从1998年开始,延津在全国率先启动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和加工,开启了小麦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近年来,延津县委、县政府不断思考“如何让小麦产业真正成为强县富农的产业”,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小麦品种、结构和管理方式,探索出一条粮食主产区依托小麦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引领小麦产业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全国第一次注册原粮商标、全国第一次出口食用小麦、全国第一次创立小麦中介服务组织、全国第一次制定地方生产标准、全国第一次实现小麦期货经营……

改革奋进中的延津,不断攀登小麦产业的新高地,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发展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推进规划编制,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中国小麦产业领域的“第一”。

延津县领导班子敏锐地认识到,“调结构”是既保“粮袋子”,又鼓“钱袋子”的一剂良方。新时期的粮食丰收,是结构调整前提下的丰收,是满足农民对增收致富新生活追求的丰收。

延津县县长李泽宙介绍,要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和推进品牌农业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优质强筋小麦产业体系,制定行业产业统一标准,带动延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为服务小麦经济,延津县以建设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载体,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部门联创机制,由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制定优质强筋小麦专种规划方案,通过统一供种,实现了优质强筋小麦“专种”;由县农机部门负责,落实好单品种专机收割,对参加专收作业的收割机进行统一编号管理,确保优质小麦单品种“专收”和安全入仓;由县粮管中心负责,根据优质麦预期产量,提前安排仓容和收购资金,做到分品种专仓“专储”;并建立仓储地理信息系统,便于专用制粉厂等用麦企业检索采购,实现品种“专用”。

此外,为壮大主导产业,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延津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试行)》《延津县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打造优越“硬环境”的同时,延津倾力打造软环境,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真正做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最大程度便利“从播种生产到颗粒归仓”每个环节上的参与者。

“粮食不落地,一扫二维码,立刻交粮食!”种粮大户耿孟涛介绍着手中的二维码卡片,“只需要手机一扫,就能显示出种植农户的姓名、种植面积、小麦品种、技术指导责任人姓名、销售订单去向等信息,服务特别到位!”

延津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和产业化思路不断做大做强小麦经济。该县制定科学管理方法并适时调整优化,实现了优质小麦“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实施“统一价格收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品牌销售”方法进行管理,保证商品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

如今,延津县50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全部实现了订单种植,中储粮延津库、豫粮集团、中原粮食集团、京粮集团、鲁花集团、金粒麦业等72家粮食企业争相入驻,总仓储量达120万吨,延津已成为豫北地区优质小麦集散地。

繁种育种 藏粮于技——提高小麦科技“金含量”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关乎小麦品质、粮食安全、产业兴旺。

自启动推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以来,延津县一直牢牢抓住繁种育种工作,十年磨一剑,从源头做好优质小麦品控。

近些年,延津县优质麦种子基地稳定在25万亩左右,种子年产量达2.5亿斤,早已实现了从产粮大县向种子大县的转变。如今的延津,小麦种子还销往周边省市,年外供小麦良种超过1亿公斤,供种覆盖面积近1000万亩。

20多年来,延津县通过引进优质小麦和繁种,小麦品种不断更新迭代,保证了延津强筋小麦始终保持最佳的性状。在延津县黄淮海冬麦示范农场和高标准小麦品种展示田里,种植着1500亩优质小麦,这里引进了50个以上强筋小麦品种,省农科院和新乡市农科院的育种专家负责筛选并择优推广。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仅要引进优良品种,还要立足自身加强育种研发。通过与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合作,延津县黄淮海冬麦示范农场这些年涌现出了“新麦9号”“新麦18号”“新麦26号”“郑麦366”等一批“标杆性”优质小麦品种。

“延津养育了我,也成就了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小麦育种继续发挥余热,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今年65岁的育种专家赵宗武,一生都在从事小麦繁种、育种工作,是“新麦26号”的培育者。他的老同事、老搭档冯春成这样评价“新麦26号”——它是业内优质小麦的一个标杆,至今仍然是最优质的小麦品种之一。

2015年,赵宗武便已经从新乡市农科院退休,但他一直没有离开延津示范农场这片土地,而是继续住在麦田旁的小平房里,每天围着田里的几十种“宝贝”小麦查看长势、记录指标,他和省农科院、新乡市农科院的团队一道,已经培育出十三四种优质小麦。“政府推广优质小麦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也要提供好农业技术服务啊!”

风来帆速,水到渠成。优质小麦品种很快得到了农民的追捧,延津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对“新麦”系列种子在试种结束、刚刚推广时的“火爆”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在距离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开镰收割还有十多天时,农民便纷至沓来,每天守在麦田外打探收割的消息;直到种子收割当天,农民们在农场外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购买种子,所有优质种子还未落地,便在一天之内被抢购一空。

除了繁种育种,延津县还将藏粮于技战略贯彻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通过科技手段,多维度做好品质把控。延津县通过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合作,牵头成立了“中国优质小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了“河南省面粉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省小麦预拌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起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织专家制定了《小麦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并升级为省地方标准,率先成为全国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为支持优质强筋小麦基地的发展,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完备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县有专家服务团,乡有区域服务站,村有推广员,构建了融合电话、电视、电脑于一体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平台。”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春学介绍。

接二连三 产业融合——铸起小麦致富“金链条”

把小麦种好不难,难的是如何点麦成“金”,把每一粒小麦“吃干榨净”,让每一粒小麦价值最大化。

如何打好“延津小麦”这张“王牌”,让小麦产业真正成为强县富农的产业?

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李泽宙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引擎的带动,如果离开项目和产业,一切都是空谈。

李泽宙介绍,“要抓住延津小麦这个核心竞争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优化小麦品种结构,延伸小麦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做好‘粮头食尾’产业深加工,让农民充分享受利益联结机制带来的增收红利。”

延津县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理念,围绕优质小麦生产,一产带动二产,二产连接三产,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依托食品产业园,形成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为主的面粉精加工生产线,以及以“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为主的融合产业链。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延津通过培育产业龙头和资源招商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吸引豫粮集团、克明面业、云鹤食品、麦丰食品、山东鲁花等多家面制食品龙头企业入驻,以及十多家酿酒企业进园落户,有效推进了小麦产业集群化发展。延津食品产业园也被省政府认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集群”“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通透宽敞的厂房,功能明确的分区,窗明几净的车间,有序运转的生产线——和面、塑形、挂晾,上千名工人在克明面业的厂区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每天,载满一箱箱挂面、方便面、乌冬面的卡车,从这里出发,向全国各地配送。而这只是延津食品产业园的一个缩影。

如今,延津县小麦年加工能力突破70万吨,年产挂面40万吨、速冻食品25万吨,白酒年生产灌装10万吨。延津小麦产业集群已跻身全国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延津追求的产业融合是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是最大范围利益联结的产业融合。“不能只是富了老板,穷了老乡,要让延津百姓都能参与到致富链条中来。”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法成介绍,“要带动农民参与到生产、运输、加工、配送、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中来。”

经过摸索,延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实现种植、加工到配送、销售的融合。延津建成了中国面条产业最大的电子商务基地,食品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等协调农民进行订单生产,组织农民参与小包装面包粉等产品的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形成了“互联网+传统产业”的电商销售新业态,实现了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

延津的小麦产业,不仅连接了“田间”和“厨房”,更延伸到了“餐桌”。“延津火烧”是延津当地的特色小吃,火烧手艺传承人裴胜利,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做了30多年的火烧,竟然卖到了韩国。得益于延津强筋小麦的上乘口感,裴胜利的火烧店这些年生意红火,分店处处开花,最远的一家分店开到了韩国。

为了将小麦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延津县正积极探索做大做强文旅产业。麦田民宿、科普研学基地、手工艺品培训制作等项目正在逐步开展。“小麦穗干花手工艺品制作的经济效益已十分可观。”延津县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主任姚艺红说,“小麦工艺品的附加值很高,一束麦穗干花在市场上能卖到1.2元,按一亩地所产的麦穗来计算的话,利润最少也有2万元。”

“去年6月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延津批准创建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必将为延津小麦产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张春学强调,“我们延津全体农业农村干部要顺势而为,再求新突破。”

明者因时而动,知者随事而制,强者乘势而进。麦乡延津,正以奋斗者的姿态,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中原大地掀起“金浪”!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