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河南西峡文化活水润乡野

84农业网   时间:2020-03-31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日报

原木牌坊、陶罐酒坛、五谷杂粮、石磙石磨、粮仓草垛、纺花织布、草鞋蓑衣……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距离河南省西峡县城10公里的前营村白庙农耕文化街区恢复如常,3月28日,记者来到这里实地体验。

“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讲述着远去的农耕岁月,勾起人们浓浓的乡愁。”据前营村党支部书记周琛介绍,村里筹资1000多万元,建成农耕文化街区、民俗文化广场,完成民居墙体立面改造、灯光亮化和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昔日垃圾遍地的小山村打造成“梦回老家”的心灵驿站。

在西峡,类似白庙这样的农耕文化特色村不在少数。围绕“果、药、菌”特色农业,融入农耕文化元素,该县重点打造了田关乡孙沟村3万亩杏李采摘基地、五里桥镇黄狮村万亩猕猴桃采摘园、二郎坪镇栗坪村万亩山茱萸观光园等“农游一体”民俗文化村,全县已发展山茱萸观光基地22万亩,野生猕猴桃基地4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12.5万亩,香菇专业村110个、标准化采摘基地173处,实现农耕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西峡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是古秦楚交会地带,秦风楚韵在这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该县启动“文化大县”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先后整理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坪民歌”以及独具特色的丁河高抬、米坪“靠山红”等一大批地方民间文艺。

“文学艺术下乡”“舞台艺术送农民”,富起来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已成常态。西峡县艺术团、峡口农民曲剧团、太平镇农民剧团、长探河农民剧团等演出团体经常开展“送戏下乡”专场演出、红色文艺轻骑兵基层巡演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文化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内生动力。“我有一双手,致富往前走”“脱贫路上我当先”“宁可苦干,不能苦熬”……走进西峡大山深处的村村寨寨,一条条醒目的励志标语随处可见。

在五里桥镇土槽村光荣脱贫户石胜德的家,摩托车、冰箱、彩电、桌椅、衣柜等一应俱全,就连席梦思床、褥子棉被、窗帘门帘都焕然一新。今年62岁的石胜德和86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在县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去年种植5000袋香菇菌棒,家庭年收入1.5万元。脱贫后的石老汉干劲更足,今年决定把香菇种植规模扩大到8000袋。

石胜德的变化得益于该县轰轰烈烈开展的以“传家风家训、树公德美德、争先锋先进、做好人好事”为主要内容的“传树争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评选“最美脱贫户”“脱贫光荣户”等活动,鼓励和引导贫困户讲诚信、树正气、做好事、争先进,聚起了扶贫先扶志的精气神。该县每个乡镇都评选脱贫典型10至20人,组织他们现身说法,倡树自力更生、勤劳创业、感恩社会、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和动力。数据显示:2019年,该县1071户3031人实现脱贫,14个贫困村摘帽。

如今的西峡,“文化因子”已成为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提供了重要支撑。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