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三农人物

李玉兰:桥头村的“好大姐”

84农业网   时间:2018-11-13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桥头村的“好大姐”

——记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青海民和县隆治乡桥头村“第一书记”李玉兰

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尹耀增

争取资金102万元,新建了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和村幼儿园;投资190万元修建了3个村级文化广场;投资800万元使村道基本实现硬化;投资70万元,发放软梨等果树苗2048株,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落实资金200万元,占地0.27公顷的冷藏库今年8月竣工……

桥头村的这些建设新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被称为“书记大姐”的李玉兰的辛勤付出和忙碌奔波。

2015年10月,年近六旬的青海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牧局干部李玉兰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开往隆治乡桥头村的公交车,担任隆治乡桥头村“第一书记”。

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奋斗的目标。李玉兰上任伊始就严格按照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和精准识别的要求,对全村424户1605人再一次进行了全面的多层次多角度摸底调查,并根据“三议一表决”制度,最终确定贫困户24户74人。

她主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沟通,先后多次召开村支部会、村“两委”会和党员大会等,集中学习了精准扶贫政策,宣讲了党的惠农政策,进一步统一村干部的思想认识。通过“三会一课”“固定党日”、村民代表大会、群众问题解答会等形式,为党员群众答疑解惑,取得了党员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李玉兰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发展产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桥头村的现状,通过调查走访她了解到桥头村盛产软梨,速冻的软梨具有润肺止咳的保健功效,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但是由于软梨无法储存,运输销售成本大利润薄,果农们的积极性不高。

软梨一般在中秋节前后采摘,要储藏到冬季才能卖上好价钱。但是由于没有冷藏库,大部分的软梨无法保存,很多群众就选择了采摘后就卖掉。巨大的利润反差摆在面前,群众纷纷提出了修建冷藏库的想法。

面对困难,身为“第一书记”的李玉兰坐不住了。但是钱从哪里来?几番思考后,李玉兰脑中有了清晰的思路,那就是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争取领导的支持。

一次次汇报终于换来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扶持。2017年7月,一个占地0.27公顷,投资200万元的冷藏库开工建设。

在李玉兰鼓励打气下,全村再种植软梨果树13公顷,贫困户户均种植0.13公顷以上,有的甚至达到0.3公顷。

发挥气候优势,发展经济作物;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在李玉兰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桥头村于2016年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

在李玉兰的带领下,桥头村在2017年还建成了53公顷的葵花基地,收获的葵花籽远销甘肃省瓜州县,当年实现经济效益28万元。“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公顷,让更多的乡亲们在家门口挣钱,巩固好我们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李玉兰盘算着。

为了做大做强葵花产业,在大家的努力下,村里通往葵花基地的38公里的道路实现了硬化;村里的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筹划好的田间喷灌设施也即将开工……

山路弯弯,还须爬坡过坎。村民们记得,在贫困户李长青的软梨树下,有李玉兰讲解种植技术的身影;在赵晓莲的菜铺里,有李玉兰指导销售的身影;在老党员赵成全家,有李玉兰探望慰问的身影……

从刚到村遭受质疑到后来的理解和支持、再到后面“书记大姐”的称呼,李玉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桥头村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尊敬。“今年我就要退休了,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党员,回顾两年多‘第一书记’的扶贫驻村经历,我恋恋不舍啊。相信已经踏上脱贫康庄大道的桥头村,必将揭开崭新一页。”说完话的李玉兰眼含热泪。

(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尹耀增)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