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四川:烟田里闪烁科技创新之光

84农业网   时间:2018-07-1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阮蓓

四川省是全国“两烟大省”。近年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多重机遇与压力并存下,全省以特色为统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核心目标,推动烟叶生产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将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逐步实现了减工降本显实效,烟区、农民、产业“三个持续”发展。

绿色防控向生态要效益

“我们的天是蓝色,我们的烟是绿色。”在凉山州会东县嘎吉乡响水村烟蚜茧蜂繁放区,有着10余年种植经验的烟农杨安才因为有了培育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的“一技傍身”,几年来通过生物防控不断提高烟叶品质,14亩合同烟平均每年收入6万余元。

这是烟草八项绿色防控技术其中一项。以“三虫三病”为主要靶标防控目标,四川全面启动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建设绿色防控综合示范区7个,示范区病虫害发病率降低到5%以下,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44.41%,总体综合防治效果达60%-90%;全省仅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就推广126余万亩,覆盖全省植烟面积的99.5%,其中凉山、攀枝花、泸州等地达到100%,并广泛应用于桃树、油菜、石榴、马铃薯等大农业产业。

“绿色防控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现实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四川省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作为“十三五”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确定了“1234”目标任务,即构建一个绿色防控体系,培养技术队伍、烟农队伍两支队伍,降低蚜茧蜂繁殖、农药投入、防治劳动力成本三项成本,完成蚜茧蜂覆盖面、示范区及辐射区面积、病虫害损失率、农药使用量较少率四个指标。

经过多年探索,一套具有四川特色的推广举措初步形成:在政策引导上,凉山安排专项资金950万元购买生物类农药,按照每年不低于10元/亩的标准补贴烟农,推动绿色防控技术有效落地;过程监管中,全省设立104个烟叶生态安全监测点,攀枝花建立了“一周一报告、半月一指导、一月一巡查”管控制度;联动机制方面,凉山将蚜茧蜂防治蚜虫推广纳入农业系统绿色防控工作计划,形成协同服务大农业局面。

同时,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不断丰富。据了解,全省配套研发经费千万余元先后启动4个绿色防控项目,构建了“清洁农作模式”“保健栽培模式”和“田埂重塑技术”,初步完成赤星病生物源农药的研发和全人工合成,建立了七星瓢虫防治烟蚜技术规程,并开发出便于运输携带和田间释放的产品,可实现市场化、商品化供应。近3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341余万亩,增收节支逾24亿元,纯收入投入产出比为1∶44。

变废为宝谋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的及时推广落地,为烟叶生产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促使烟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观念的转变。

烟秆是烟叶采收后的主要废料之一,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弃物其实含钾量高,是宝贵的生物肥料。如何将其有效利用,变废为宝?泸州叙永县新叶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年产千吨的生物质燃料加工点给出了答案。

记者看到,占地1200平方米的加工点含收购、生产区,粉碎机、烘干机、制粒机及传送、冷却、除尘、封装设备一应俱全,全年生产周期90天,可满足百座烤房生物质燃料需求。“以烟秆、木屑、树皮、玉米秆等为原料,燃烧后基本不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与传统燃煤相比,具有绝对的生态效益。”叙永县烟草局烟叶科副科长彭涛细数降本过程:每间烤房一季烤烟需5吨燃煤或6吨生物质燃料,价格分别为每吨1400元、900元,如采用后者,10间烤房可为烟农节省成本支出即额外增收16万元。

不仅是烟秆,泸州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酒糟作为酿酒附属产品大多无人问津。根据调研,2015年全市酒糟产量20万吨,2020年产量将达30万吨以上。泸州市烟草专卖局采用高效生物转化技术和“条垛式”翻堆发酵工艺,形成符合当地温湿条件、以酒糟为主料的生物有机肥加工工艺,产品总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均高于相关行业标准。得益于这一研究应用,2015年-2018年,泸州生产和使用自制酒糟生物有机肥共1.84万吨,实现熟化土壤、培肥地力效果,不断提升了土壤可持续利用能力。

田间地头的废弃塑料薄膜无法降解、污染环境,一度是令凉山烟农头疼的难题。“曾经的烦恼,如今成了宝。”据冕宁县回坪乡横路村烤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元贵介绍,自从废料加工厂落户村上,烟田里用过的地膜经过清洗、加工、制作,“摇身一变”成农具,还可做成塑料管、桌、凳等。“项目有回收处理、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生态有机肥生产三大功能,这是合作社依托烟草行业延伸产业链条的方向。”方元贵说,除了解决全州范围内约1300吨废弃地膜的回收处理问题,两条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已陆续开工,年产能5000吨以上。

高效创新让更多成果落地

要想给烟农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作为全行业第一个烟叶烘烤国手,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技术员范洪树从5月起,就在当地开展“田间课堂服务”,每到一处都将随身携带的《烟叶移栽技术要点》发放给正在劳作的烟农,手把手传授合理密植、大穴深栽、地膜覆盖、中耕培土等技术要领,带领大家科学种植。

从一名烟田“土专家”成长为“持证上岗”专技人员,范洪树不是个例。截至目前,全市持有烟叶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技能及以上120人,依托“能手”协力形成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经过多年发展,烘烤竞赛也由最初的烘烤烟叶单一等级评定,变成“三阶段六模块”烘烤过程全覆盖竞赛模式,成为行业选拔技术人才的“试金石”。

在凉山冕宁县回龙镇,丰乐村烤烟综合合作社通过机械化起垄、规范化预整地、智能烤房烘烤等科学种植模式,102座新能源烤房群一次性可烘干烟叶10万-20万斤,带动周边发展4800亩烟叶基地,社员单户年收入均突破10万元。“十几亩烟田不到一周就移栽完了,省工又省力。”社长姚兴洪对此赞不绝口。

“做给烟农看,带着烟农干”,科技成果落地成为烟农致富的智力支撑,助推特色“川字号”烟叶不断擦亮金字招牌。宜宾烟叶连续两年通过国际有机认证,全省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商品化育苗推广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泸州达到100%烟地翻耕、凉山构建出植烟土壤综合保育沃土工程“五大体系”,降本增效显著;率先在行业内建成“平台+应用”的柔性技术架构,实现传统IT管理向现代IT治理转变,信息化对主营业务覆盖率达到100%。

近5年,四川烟草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达4.2亿元,同比翻了两番。目前同国内外10余家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协同攻关,形成了“三个三级”技术管理体系,正加快推进以省烟科所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研发平台等“4+X”平台建设,加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到2020年把行业建设成为创新型行业。”四川省烟草专卖局负责人表示。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