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特种养殖 > 林蛙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疾病防治(上)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全人工养殖中国林蛙,常见的蛙病有红腿病、气泡病、肠炎、烂皮病、皮下充气病等。主要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侵染所致。下面介绍症状及防治方法:

1、红腿病:又称败血症,病原为嗜水单细胞菌。病蛙精神不振,腹部膨胀,口和肛门出现血黏液,初期后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后肢。蝌蚪及变态期,水池定期换水,水质清洁,按水体浓度的0.5×10-6加入漂白粉(1立方米水体加入0.5克漂白粉)全池消毒。若成蛙圈没有水池,病蛙用3%盐水浸泡20分钟;或集中病蛙,用红霉素、庆大霉素淋浴,每天1次,连续3天。严重者可用100×10-6高锰酸钾溶液涂抹患处,并每公斤饵料加入2克磺胺哦啶,连喂3天。

2、气泡病:多发于蝌蚪期,由于水温过高,饲养密度过大,水质过肥,导致水中溶氧过量饱和形成气泡,蝌蚪误食气泡所引发。病蛙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根据气候及时采取措施,前期水温控制在8-18℃,后期23℃以下,及时换水,水质洁净,防止水生生物过多,喂饲煮熟饵料。根据气温定时定量饲喂,不剩料,以防水质污染。发现病情,应换水并停食2天后喂少许煮熟发酵玉米面糊,池中每立方米水体可加10克食盐,用盐后下次换水前不可连用,以免钠中毒。

3、肠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病原菌为气单胞菌和链球菌,因投喂不洁净、杂菌超标饵料引起,特别是投喂野蝇蛆或粪蛆,导致批量死亡。病蛙采食量下降,反应迟钝,垂头弓背,体质消瘦。蝌蚪发病后漂浮于水面,肛门充血,整体活动异常。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洁净,不喂发霉变质饵料,每公斤饵料中加拌磺胺类药物3克或氟哌酸1克,水体用1×10-6漂白粉消毒。

4、烂皮病:多因外伤、细菌感染,导致皮肤发炎溃烂,全人工养殖多为圈舍修造不合理所致,蛙夜间或雨天向高坡运动,遇阻碍物不回拐,顺一个方向运动或往障碍物上攀爬,若障碍物修造不当,破坏林蛙皮肤保护膜,造成细菌感染;密度过大、饵料不足,互相咬伤,也可诱发烂皮病。饵料中加拌维生素A,病蛙饵料中每公斤加拌1克土霉素,连喂3天,圈内100×10-6高锰酸钾溶液或0.5×10-6漂白粉溶液全圈微喷消毒,连续3天。

5、皮下充气病:多发在冬眠期和春季繁殖期,由水质污染造成皮肤和呼吸功能失调所致。林蛙入水后用皮肤呼吸,水中林蛙所需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均需通过皮肤,成蛙圈内不应存水,及时喷雾调控空气湿度,如有存水就必须保证水质新鲜。

6、饲养密度:全人工养殖林蛙密度过稀提高成本、浪费资源,密度过大会诱发多种疾病。蝌蚪期每平方米孵化池(水深30-50厘米)放3-5团卵,不超过3000粒卵;变态期每平方米不超过1000只,若孵化和变态用一个池,放卵时每平方米2-3团为宜。幼蛙每平方米约200只,成蛙每平方米约80只,圈内设有排污和喷雾设施。越冬池的不冻层必须1米以上,冬季池水面必须与冻层下面接触,如水位下降需及时灌水补充,每平方米可放约300只,若不冻层超过2米深,每平方米可放约400只。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