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水产养殖 > 养蟹技术

灾区河蟹复产关键步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功能用途

推动灾区河蟹恢复生产,提出“一围二种三投螺;稀放混养品种多,药浴施肥不可少,强化营养最重要”等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

1.围蟹种草

养蟹水体必须保持水草资源,大力提倡围蟹养草,围栏种草,以草养蟹。只有建造一大批“水底森林”,才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才能养出规格大,品质好的“青背、白脐、金脚、黄毛清水大闸蟹”来。

2.投放活螺蛳

每亩蟹池投放活河螺(红壳螺蛳)150千克~250千克,最晚3月中旬前结束。

3.稀放混养

蟹种按每亩500只~600只放养,规格在每千克100只~150只。为增加蟹塘养殖总产量,池塘中可增加青虾、鱼类的套养比例。混养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弹性越强,缓冲力越大,养殖结构越稳定。前题是与主养的河蟹在水体、饵料等方面不产生矛盾。

4.蟹种药浴

蟹种放养前用药浴消毒,防止水霉病。采用万分之一的“新洁而灭”药浴15分钟。

培育肥水

蟹种放养前15天~20天,每亩水面施用发酵有机肥150千克~200千克,以培育浮游生物。一方面为蟹苗提供天然饵料,另一方面可防止水体透明度过大而滋生水绵(青泥苔)。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厘米~80厘米。

6.强化营养

水温在5℃以上河蟹就可摄食,此时可用香味浓,容易消化的食物作为诱食饵料,如酒糟、麦芽等。另外,适当投喂动物性饵料。

7.加强池塘管理

(1)做好蟹池清洁卫生工作。发现死鱼、死蟹必须及时捞出,并专门用一深坑,加生石灰或漂白粉后深埋处理,严禁死鱼、死蟹乱丢,否则容易造成病害传染。

(2)做好池塘管理日记。

(3)加强病害的监测和防控。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