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水产养殖 > 养蟹技术

精养河蟹夏季防病的药物预防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病害也日趋增多,严重制约了河蟹养殖的效益及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蟹病的发生,应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减少或避免疾病的蔓延,保证河蟹养殖的高产、稳产。

一、改善养殖环境

1.理化方法

(1)清除池塘过多淤泥,排干池水后对池底翻耕,曝日西。

(2)蟹苗放养前1个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全面消毒,彻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体。

(3)定期加注新水或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水位应控制“前期浅,中期深,后期稳”。

(4)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体的pH值及水中钙离子浓度。

(5)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防止有毒物质超标。

2.生态方法

(1)蟹苗放养前,浅水种植伊乐藻、水花生等,种植后施有机肥,促进水草的生长。

(2)种草后,在池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保持后期充足的活体饵料。

3.生物方法

(1)高温季节经常性泼洒光合细菌,去除池底的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改良水质及底质。

(2)合理套养鲢、鳙、青虾等,充分利用人工饲料及天然饵料,防止水质老化。

二、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能力

1.合理的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技术水平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密度过大,疾病传播的机会就大,容易发生流行病。同时,高密度饵料量增多,排泄物、残饵积累,易导致底质的污染及病原体的滋生。适宜的放养密度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使蟹体质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2.合理的投饵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饵原则,还要根据蟹的生长情况、残饵量、水环境、温度及气候的变化而改变,保证饵料的利用率,池中还须适量施肥,以繁殖天然饵料。人工饲料要选择营养全面、不变质、水中稳定性好的适口饲料。

3.加强日常管理坚持1天至少3次巡塘,观察河蟹的蜕壳、摄食、活动情况,观察水质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三、药物预防,消灭病原体

1.苗种消毒苗种下池前对蟹苗进行全面镜检,针对不同的病原种类,选择适当的药物消毒处理。常采用10-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1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浸泡10-15分钟,或200克/立方米的聚维酮碘浸泡20-30分钟等,浸泡时还要根据蟹苗的大小、气候、温度等灵活掌握时间及剂量。

2.水体消毒蟹病流行季节,定期消灭及控制水体、蟹体上的病原菌。一般用20-3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或0.3-0.5克/立方米的强氯精或0.3―0.5克/立方米的碘溶液全池泼洒。

3.鲜活饵料消毒河蟹养殖后期,养殖户为了增加蟹的肥度,大量投喂鲜活饵料。投喂前应注意用清水冲掉组织液,再用药物浸泡20分钟。一般可选用300克/立方米的甲醛或1克/立方米的强氯精等。

4.药饵蟹病流行季节前,掌握发病规律适时用药物拌饲投喂并添加维生素C,增强蟹体的抗病能力。常用拌饲料的药物有土霉素、氟哌酸、磺胺类药物等,尽量多用中草药。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