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蔬菜种植 > 甘蓝种植技术

甘蓝夜蛾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害虫学名〕Mamestrabrassicae(Linnaeus)〔为害作物〕甘蓝夜蛾属多食性害虫,已知寄主有200多种。主要为害甘蓝、油菜、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和甜菜、菠菜等黎科蔬菜。也可为害豆类、瓜类、茄子、辣椒、蕹菜等。也是玉米、高粱、烟草、亚麻等作物上的害虫。

〔害虫鉴定〕以幼虫为害叶片,刚孵化的幼虫群集在所产卵块的叶背取食,仅啃食一面表皮和叶肉,残留另一面表皮,呈现出密集的小透明斑;稍大后逐渐分散,可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5~6龄进入暴食阶段,可将叶片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甜菜受害还可降低糖度。甘蓝夜蛾又叫甘蓝夜盗,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约20毫米,翅展40~50毫米。体、翅均为灰褐色。前翅基线、内横线为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横线黑色,锯齿形。亚外线浅黄白色,单条较细。缘线呈一列黑点。环状纹灰黑色具黑边,肾状纹灰白色具黑边,且外缘为白色,前缘近顶角有3个小白点。后翅淡褐色。卵半圆形,卵面上有放射状3序纵棱,棱间有横道。初期乳白色,逐渐卵顶出现放射状紫色纹,近孵化时紫黑色。幼虫共6龄,各龄体色变化较大,初孵幼虫头黑色;2龄体色变淡,只具2对腹足;3龄后,头为淡褐色,体淡绿或黄绿色,具4对腹足;5~6龄头褐色,体黑褐色,胸、腹部背面黑褐色,其上有灰黄色细点,各节背中央两侧有黑褐色短纹,呈倒“八”字形。老幼虫体长达40毫米左右。蛹体长约20毫米,赤褐色,腹部背面5~7节前缘有粗刻点,腹末端具1对较长的粗刺,末端膨大成球形。

〔生活习性〕此虫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东北地区1年发生2~3代,四川3~4代。各地均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当气温达15~16℃时,越冬蛹羽化出土,各地因气温不同,成虫羽化出土时间不同,幼虫严重为害时期也各异;辽宁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9月,黑龙江、新疆8~9月,湖南、四川4~5月和9~10月。成虫白天潜伏,日落后开始活动,多在草丛间或其他开花作物上取食花蜜。成虫羽化后1~2日交配,交配后2~3日即产卵,多产卵在叶背面,卵成块,排列整齐不重叠。每头雌虫可产卵4~5块,每块几十粒至几百粒,一生平均产卵千余粒,多的可达3000粒。成虫对黑光灯和糖醋液有趋性。初孵幼虫群集,稍大后分散,老龄幼虫有假死性,并可互相残杀。甘蓝夜蛾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70%~80%。若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相对湿度低于68%,高于85%,对其发育不利。在适宜条件下,卵期4~5天,幼虫期20~30天,蛹期10月,越冬蛹长达半年。

〔防治措施〕(1)实行秋翻地,于作物采收后及时耕翻土地,消灭一部分越冬蛹。(2)诱杀成虫。设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3)人工防治。于卵盛期或初孵幼虫期,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摘除卵块或初孵群集小幼虫,可减少虫量。(4)药剂防治。于1~2龄幼虫盛发期及时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6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2.5%天王星乳油,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喷雾。(5)生物防治。于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每次每公顷放3万~4.5万头,一般可放2~3次。或用“HD-1”可湿性粉剂,一般含100亿孢子/克,对水500~1000倍喷洒。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